资讯 更多 >>
深圳开通“书记在线”平台 及时就...
嘉楠科技公布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 ...
重磅!央行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...
曾春亮被执行死刑
河南4名阳性人员私自返乡并瞒报情况...
山西吕梁:发现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可举报
受害方律师:接法院通知,乐安命案...
橙色——“柑橘院士”邓秀新心中最...
刷视频相认的双胞胎姐妹:两次创业...
四川通报2021年秋冬季首批大气污染...
动态更多 >>
你们,温暖了2021
西安市新增27个中风险地区 目前有1...
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
哈尔滨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
寒潮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四川盆...
昆明至哈尔滨一航班发现1名入境复阳...
陕西研考:封控区内考生在原报考点...
北京今日最高气温仅5℃ 明起强冷空...
那年今日 | 历史上的12月22日发生...
我要找债主
会展 更多 >>
美籍酿酒师在崇礼:中国是第二故乡...
河南项城报告2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...
浙江绍兴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上虞...
广西东兴实行全员居家隔离 启动口...
新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“富春山...
云南瑞丽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...
内蒙古满洲里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...
孙海洋夫妻驱车山东阳谷:还在为孙...
大国工匠追梦“玉米强国”40载:用...
让南海“海洋热带雨林”斑斓多彩
专题报道 
当前位置: 关注 > >> 正文
 
甘肃凉州:让非遗民俗文化“活起来” 精选
来源:中国新闻网     时间:2023-05-10 16:54:40

原标题:

甘肃凉州:让非遗民俗文化“活起来”

中新网甘肃武威5月10日电 (戴文昌)5月以来,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建成了非遗民俗文化馆,高标准打造非遗民俗文化传承阵地,让非遗民俗文化“活起来”。该镇是文旅部命名的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凉州攻鼓子”发祥地和“凉州贤孝”传习地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记者9日随甘肃省“解码陇原新乡村”大型全媒体宣传采访团,探访位于凉州区北端,距离武威市区23公里的四坝镇。

走进当地非遗民俗文化馆,屏风正面题字“忠勇报国”,背面是“杨氏家训”,集中反映了杨氏一族从古至今“忠勇爱国”的传承精神和价值理念。馆内字体大多以汉简体为主,这种书写字体来源于武威汉简,代表了武威地区特有的本土文化,有学者把居延汉简、敦煌汉简、武威汉简和甘谷汉简并称为“中国四大汉简”。

该馆内“凉州贤孝”又称“凉州劝善书”,是以三弦伴奏的古老叙事性民间说唱艺术,它是党项羌人用于加强思想教育、宣扬儒家文化、教化子民的一种服务工具。贤孝脱胎于古凉州的佛教俗讲,与西凉乐、敦煌变文及河西宝卷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,传承方式主要靠艺人口传心授。

2006年5月,“凉州贤孝”被收录在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。目前,冯兰芳被文旅部认定为国家级非遗(凉州贤孝)代表性传承人。

“近年来,我们在实现产业振兴的基础上,坚持以文铸魂、以文塑形,大力推进文化振兴,充分挖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‘凉州攻鼓子’和‘凉州贤孝’,建成非遗民俗文化馆是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具体体现。”四坝镇杨家寨村党支部书记杨发介绍说。

该馆“凉州攻鼓子”是流传于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杨家寨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,已有两千多年历史。

一直以来,凉州区四坝镇民众不断对“凉州攻鼓子”进行挖掘、整理和创新,使“凉州攻鼓子”艺术既秉承了历史传统,又得到了发扬光大。它是甘肃省颇具代表性的民间鼓乐舞蹈,极富阳刚之气,被誉为“西部鼓魂”。

图为5月9日,凉州非遗民俗文化馆里的蜡像。 戴文昌 摄

“凉州攻鼓子”是一种集娱乐性、艺术性、地方性、自发性和民主性为一体的民间舞蹈。该表演能给人以极大的鼓舞与鞭策,令人振奋、催人奋进。尤其在大型传统节日与庆典活动中进行表演,规模宏大、气势磅礴、场面壮观,深受广大民众欢迎。

据悉,当地文化艺术部门为传承文化,在杨家寨村成立了“凉州攻鼓子艺术团”,该团体曾参加了《西部之舞》《望长城》《八千里路云和月》《怒剑啸狂沙》等影视专题片的拍摄。

关键词:

热门推荐
猜你喜欢